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漫步歌神路 > 正文 一些流行音乐演唱的科学知识
二,和歌手有关——从能量的角度来说,一般管弦乐器的声音能量分布,是从0HZ开始越来越高,在500HZ左右达到一个峰值(这个峰值称为低频共振峰),然后迅速逐渐降低。而人一般说话的声音也差不多,在多数频率段上往往比乐器还低一点,很容易被掩盖。但是,人在演唱时却不一样。演唱的声音能量,在0-500HZ段远低于乐器和说话,但在500HZ以上,并非单调的逐渐下降,反而在3000HZ左右会回升出一个峰值(这个峰值称为高频共振峰,是演唱时独有的)。虽然高频共振峰的实际能量比低频共振峰小,但和同频乐器的能量相比,差距却很大。

    也就是说,歌手在自己的高频共振峰上的泛音越丰富有力,听在人耳里的效果越明显,即使在基频的音量不如伴奏,也不会被掩盖(所以,唱歌和歌唱,在某种意义上是有极大区别的)。而不同的人,高频共振峰不一样,一般男歌手在2500-2800HZ,女歌手在3000-3200HZ。

    高频共鸣峰很重要,能够良好利用这个物理现象的歌手,能够将自己有限的音量传很远,这在还没有扩音器的时代,是必修课(虽然那时的人还没有共鸣峰的概念)。无论是东方的露天戏班子还是西方的室内歌剧院,要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