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剩余将士,各抽出三分之一来,重新组成第六营和第七营,由此造成的缺员,然后再从战后的五只辅军大队里,拣选表现出色的兵员增补之,也算是某种嘉勉和进身之阶的惯例。
然后,再用这些打散的友军旧部精壮,择选相对敢战老练的人手,填充到那些辅军大队的差额中,籍此额外再扩充两个辅军大队。
余下的兵额,再编入散兵和辎重中,这样七挑八捡下来,我居然还能得到七八千员相对训练有素,经过大战考验的新血。
然后从最小的什层面彻底打散重编,尽量避免同乡和故旧之类扎堆的情形,以老兵充作士官,老人带新人的渐进模式,进行梳理和吸收。
如此下来,短时之内就可以重新行程规模,整体上的战斗力,也不至于下降和削弱的过于厉害。
接下来,
我再次让后方用银铜等贵金属,赶制了一批记勋军章,以纪念这次兖州会战的个中参与和三六九等的出力表现。
以鼓励和培养军中,奋勇上进的氛围和集体凝聚力,乃至塑造这只部队专属特色和群体风格的传统。
然后剩下的时间,就是挟此大揭之功,向帅司进一步要钱粮,要人马,要装备,要编制和待遇,总之各种能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