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一种旱稻种,开始在空间里进行稻种培育,这种旱稻的平均亩产量超过了700公斤,最高产量更是达了1000公斤,而且口感和品质完全比得上优质水稻。
至于再生稻也是水稻的一类品种,在国内已经有着久的种植历史,可以追溯1700年前。其特点是在一季稻成熟之后,大约只割下稻株上面三分之二的部位,收取稻穗,留下三分之一的植株和根系,施肥和培育,让其在长出一季稻。
第一季水稻成熟的时候会有一些腋芽,收割之后它们得保留,在原有的根系的基础上,这批腋芽能再次生长、抽穗,大约两个月后它们能再次成熟。
通常第二季稻谷的颗粒要比第一季一些,但是稻穗数要比一季的多,因此产量也不少。一般来,头季平均亩产量在600公斤左右,再生季平均亩产量则在300公斤左右。
也是因为产量不高和适应性不强这两种原因,使得再生稻没有得推广,只能在少数地区进行种植。
而叶泉兑换的再生稻种,头季的平均亩产量高达1000公斤,在第二季发芽时,如果配合施用适量的生物活性液,亩产量也能超过700公斤,比现在最高产的再生稻品种还要高,更重要的是,其适应性更广,不再局限于某一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