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判旷ri持久,已近一年,他愈加虚弱,与联军周旋愈加辛苦,他身心皆疲,知道自己大限不远,便又持起笔。
“伏念臣受之最早,荣恩最深,每念时局艰辛,不敢自称衰痛”
“劳劳车马未离鞍,临事方知一死难。三百年来伤国步,八千里外吊民残。秋风宝剑孤臣泪,落ri旌旗大将坛。海外尘氛犹未息,请君莫作等闲看!”
林义哲的耳边,又回响起这首李鸿章临终前所做的绝命诗来!
作为一个曾经深受教科书“主流史观”、“chun秋大义”影响的后世之人,林义哲也曾经和很多人一样,也曾为李鸿章的“懦弱无能”、“一味的卖国求荣”感到耻辱和愤怒。林义哲曾经多次去过李鸿章的故乡安徽合肥,有好几次,都有想去李鸿章的故居看看的愿望,但终因为不太强烈而未能成行。究其根源也大概在此:因为是他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辛丑条约》等等,一个“卖国贼”的故居不看也罢,看了也许只能徒增怨愤与扫兴。
直到有一次,因为时间的宽裕,带着一份好奇,林义哲走进了繁华市井中的一座青墙黛瓦的深居宅院。
跨进享堂,一周的墙壁上全是图片字及说明,有一个标题率先吸引了林义哲,他移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