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府、北府的军士们欢声雷动,而桓军的俘虏们面如死灰。最后那五千个桓家的部曲,多半拔剑自刎,不肯投降。但是其他来自各郡的士兵,没有一个肯为桓越殉葬,纷纷跪地请降。
杨寄叫人一一缴了他们的兵器,解甲反缚,万无一失了才问:“我不好杀,听说桓越的粮队也足够丰富,养活历阳的军民不算,也足以养活你们。不过,我总要没有后顾之忧才好……”他眼风一使,一个跪地的愣头青不过是略露了点不屑之色,便被身边一名野蛮的北府兵一刀戳进肚腹里,蜷缩在地,抽搐而亡。
又是怀柔,又是铁腕,投降的人无不敬服,纷纷道:“在桓越军中,不过是伍长督杀士兵,什长督杀伍长,大家被迫着卖命而已。杨领军肯给条活路,我们哪有不走活路倒要走绝路的?”均是投诚。后面的粮草军队便也不攻而破,乖乖投降,把来自荆楚的好粮米,统统拱手奉送。
杨寄背上都是冷汗,在人前撑着场面,从瓮城入城,他便觉得双腿无力,怕看到过于惨绝人寰的景象,因而还是又上了马,一颗心“怦怦”跳得几乎要从口里蹦出来。城门“吱呀”一声打开了,含着热泪的历阳守城军跪倒在地,杨寄温语劝慰道:“大家受苦了!后头有粮,管够管饱!”
他嘴里说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