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程子渊鸦色长眉拧到一起,很是无奈,“这院子是妈妈的祖产,外公只有妈妈一个女儿,我妈只有我一个儿子,自然归我了。”
他端一杯茶凑到她嘴边说,“喝口水,一上岛就在叽叽喳喳的没停过嘴。”
上好的贡眉,兰芽玉白半沉半浮;茶碗是永乐年间的甜白瓷,《十二珍禽套杯》里的画眉和大雁。
甜白瓷杯洁素莹然,色如堆脂,玲珑剔透,苏浅在叹春园见过这两个茶盏,算是程子渊的珍藏里最贵的,平素极为珍爱,置于锦盒之中,心情好的时候才会拿出来擦拭把玩。
他曾教过她如何辨别真正的永乐甜白釉:一是胎体的仰光透视,呈现出极为浅淡的粉红色,但又与龙泉窑中粉青有极大区别;二是釉面积釉处呈现虾青色。
甜白瓷重在薄、透,在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得到极大发展,工艺几乎达到登峰造极的地步。
不过最薄的却不是永乐年间的白瓷,而是明宪宗成化年间一种唤作“卵幕杯”的薄胎瓷,薄如蛋壳,为成化所独有的。
只是程子渊对永乐甜白瓷情有独钟,看不起四十年之后的成化白瓷,更加看不上清代康熙时期的仿制品,他说清代胎料与明代有别,仰光透视,闪青白色,没有其粉色,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