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投降后奉送给建奴的金珠宝贝,让奴酋和高丽使者叹为观止。这些财富都是哪来的?
摊上这种官,底层辽兵能有啥战斗力?老百姓能有好日子?有脸怪人家投鞑?
再来看辽人的表兄弟山东人。
崇祯上吊后,鲁人有两个选择,投大顺或者投南明。
李自成在北京拷掠追赃,太狠了,鲁绅自然不愿投;南明小朝廷乌烟瘴气,还被南人把持,他们也不愿投。
犹豫中,正好满人入关了,鲁绅果断上表,“谨扫境土,以待天庥”。
清廷入京后对原明官、顺官一概留任。
有不愿投鞑的就跑南明了。
比如陈名夏,投过顺,结果南明小朝廷视他为“从贼逆臣”,要捉拿归案。他干脆重返北京投靠清廷,一直做到大学士。
南明弘光政权以从逆的罪名,追究南逃官绅曾经投降“闯贼”而大兴“顺案”,致使相当一部分官绅大失所望,再返回北京降清。
南明小朝廷这时还想着“联虏平寇”呢,蠢到无以复加,坏到脑子流脓。
当然,批评它从朴素的民族感情出发。要论无产阶级立场,大明早该死了。
统治者的心态从来都是“宁赠友邦不予家奴”。明清在这一点上出奇的一致。甚至历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