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为了“科举”服务,那么文章选与不选都以此为判断标准。比如不选汉魏的赋只不过因它们对作八股没啥用。
对有志于科举的学子来说,这一参考书在手省了多大的功夫?韩云自然要赞叹。
当然,李自成的《古文观止》分两部,第二部里的选篇就是对做八股无用的其他好文。
韩霖又翻开一本《纲鉴易知录》,随便看了两页。
这是本中国历史的普及读物,从三皇五帝一直到唐宋元明,梗概性的将大事、主要人物梳理了一遍。
古代史籍浩如烟海,汗牛充栋,难以卒读。而《纲鉴易知录》恰是一部古史精华的荟萃。它简明扼要,通俗易知,不尚玄奥,不敷铅华,年经事纬,力求平实。有一编在手,诸史了然于胸之效。《纲鉴易知录》不失为一把入门的钥匙,一个登堂的阶梯。
“好书!”
韩云、韩霖再不敢慢待短毛。
蒸青团茶撤下,紫砂壶、青花瓷杯端上,来一泡上好的罗岕茶。
三人开始高谈阔论。
席间,韩云说起了金尼格。
那鬼佬编了本专供外国人学汉字用的按音查字和按字查音的字表,韩云得知后加以中国人为对象而粗编了《西儒耳目资》。后来陕西人王徵也参与了修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