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应考,她亦担心自己若未过,在魏家的处境只怕更艰难,要南境内幕,也遥遥无期。
回到马车上,仔细回忆方才的答卷,反复自评,确认应当不会落榜,她才稍稍放心,转而考虑起接下来的武科。
府中,魏祈安的秋闱已算过去,他遵魏襄的话,将卷子都默写下来,交给国子监的先生评阅,便出府,应邀与一道应考的几位同窗吃宴去了。
魏祈宁也将卷子默下,一道交去国子监,便开始悉心温习兵法。
乡试阅卷仅十天,九月前便能放榜,而武举的策论更是只三日便会出结果,开始考武科。这三日,她需保持弓马的熟练度,还需巩固兵法营阵,压力不小。
宋嬷嬷和腊梅小心翼翼看着她,想问考得如何,又怕影响她心绪,只好生生憋着,努力给她炖鸡汤喝。
第二日,国子监先生评了魏家的两份卷子,对魏祈安大加赞赏,预言他八成能夺礼经的经魁,听得魏襄开怀不已;对魏祈宁的卷子,先生未作太多评语,只说她文采稍逊,但也有真材实料,八成不会落榜。
虽比不得魏祈安,魏襄也不过略点点头,魏祈宁却是相当满足了,毕竟靠这短短数月的苦读,能有如此成果,已是不易。况且,先生是以正经文举的标准审阅,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