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 大汉帝国风云录 > 正文 论诸葛亮的法家思想
我寡的情况下,能克敌致胜。他“以法治军”妁军事路线是为其法家统一革新的政治路线服务的。他在孙武:“兵者,围之大事,死生之地,存已之遭”和孙膑:“以兵绳之”的基础上,在《治军》冲明确提出;“治军为政,谓治边境之事,

    匡敌大乱之遭,以威武力政,诛暴讨遭,所以有国家安社稷之计”。他还说:“国以军为辅,群以臣为佐,辅强用国安,辅弱别国危”。所以在诸葛亮以法治军的伟大实践下,使军队成为保卫和巩固蜀汉政权的可靠工具,为贯彻诸葛亮法家统一革新路线起到坚强柱石作用。

    4、“治国之道,务在举贤”。先秦法家用人主张;“宰相必起于州郡,猛将必发于卒伍”。诸葛亮总结历史经验,得出可靠结论:“桓公以管仲如霸,秦王以赵高丧国”。“亲贤臣,远小人,此先汉所以兴隆也,亲小人,远贤臣,此后汉所以倾颓也”《前出师表》。据这些有益经验,他认为:“治国之遭,务在举贤”。怎样才能举贤?他采用;“懊人择之,不自举;使法量功,不自度”

    《兵要》的办法,依靠部下,通过评议,按法令来推荐。这样使“能者不可蔽,不能者不可饰,忘誉者不能进也”《兵要》。他以“民之五害”作为考察、升免官吏的标准。披如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