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这么说呢?其实很简单,你说吧,这上了年岁的东西,什么时候多?那自然越造越多越不值钱。那时候的人怎么会知道自己家里的东西那么值钱呢?只是想着世道光景不好,这些东西自己也留不住,而且也不是什么传家宝,卖了能挡一阵是一阵,家里那么多孩子要养,上有老,下有小的,也想不得什么留给后人,更别说留给博物馆了。
但是不得不说,洋人毕竟算得上是先我们一步了,在我们看不起老祖宗的东西的时候,人家就知道这是宝贝,来中国买了一些又一些,从来都不嫌多。
当然中国人也是不嫌多的,不过不是宝贝不嫌多,而是钱不嫌多。
现在看来,那些国宝级的东西卖给外国人,那是卖国贼,那是不该做的,但是在自己家人食不果腹的时候,也想不了这么多了,后人?自己也得活得到那时候,活不到留给哪门子的后人?
那时候,这人也没想这些,有人卖,自然也有人帮着卖,这常发爸爸认识的这个周公子,那家里就是开这种拍卖行的。
这拍卖行吧,那时候中国人买的少,那都是外国人在买,中国那些贵公子一个个都是凑个热闹罢了,那些什么明青花元青花的,谁在乎?哪个能看得出来?有的公子哥没学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