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述15艘蚊炮船而论,以吨位论,最小者如金瓯只有195吨,最大者如镇中、镇边、和海东清也不过440吨以航速论,最慢者如海东清只有75节,最快者如六镇、金瓯也不过10节。
但却都装备了强大的主炮,龙骧、虎威的11英寸主炮在试射时取得了274米距离上击穿326毫米铁甲的成绩,飞霆,策电的125英寸火炮试射时则取得了274米距离上击穿414毫米铁甲的成绩。
其设计目的即在于,以此火炮克制敌军之铁甲巨舰。这种设计思路和日后的撞击巡洋舰鱼雷艇、导弹快艇如出一辙,都是希望能够发挥近海防御优势,以小船破大舰。
而购买者的心态则往往是追求速效希望能花小钱、办大事,找条终南捷径。本质上体现的正是杀手锏思维。
但残酷的事实证明。近代海军是个系统工程,一有全有,不进则退。如果只是近海防御。在陆权复兴的时代,倒不如建陆基炮台、建铁路,增强陆军机动性。
而一旦发展海军,就断不存在只能在口内作战的海军。更何况蚊炮船火力虽强,但速度慢防护性差、火炮精度差射速慢有效射程短、实战效能极低。
尤其随着机关炮和小口径速射炮的发展,蚊炮船此类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