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成章报告上提及的是第三条工业化道路,也是最为客观现实的道路,这基本解决了工业化之后产品卖给谁的问题;而斯公模式,那产品根本不存在卖,那是直接计划分配,这也就是说,要想实施五年工业计划的政经体制必须是极权模式,不然根本无法做到按计划分配,这也是杨锐不选择这种模式的根本原因,谁让他当年决心革命的时候选择的不是麦克斯主义呢。
只是中国农民的购买里太弱小了,记得十年前在东北的时候,一头不到三十两的小牛很多农民都买不起,哪像美国农民那样有钱,又是拖拉机、又是福特车。现在柴油机的成本已经压到最低了,不计任何利润、折旧、计提,四匹单缸柴油机机体的物料人工成本在十两以下,但喷油泵每一套成本为四十三点七五两,转上轮子、车架等配件,一部小型手扶拖拉机成本超过一百五十多两。这么贵的拖拉机,谁买得起?农业机械化行不通,只能是农业化学化,这是完全可行的,但只有这一种办法吗?
陶成章的报告作完,在座诸人鼓掌之余,杨锐问道:“焕卿,你说要么是农业机械化,像美国;要么是农业化学化,像法国;难道就没有第三条出路了吗?”
杨锐的问题切中要害,世界之大,难道就真只有这两种模式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