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荒诞逻辑,为了自圆其说,才被迫用大剿杀来终结一切。
同时,最擅长的剪辑也没发挥出来,环绕长镜头和快速剪切结合的乱七八糟,最后的死亡盛宴太刻意了,该死的死,不该死的也死,只为了烘托小人物的成长,突出悲剧结尾,这样观众很难有代入感。
如果真要说挑不出刺的地方,那当属音乐了,各种经典借用、黄金小调,从开头到最后的《迷失的季节》,音乐始终很够劲,而且和剧情结合的很到位。
再有值得鼓励的,就是宁皓的幽默还在,贯穿始终的东北方言居功至伟,中间的三分之一是本片最值得看的部分,密集的包袱、偶尔闪现的黑色幽默,会让观众对接下来的影片充满幻想,结果当然很清楚,被一盆自以为是的冷水浇醒了。
夸张的肢体语言、人物对话和表演方式,让这部电影像极了八十年代的港片,颇有种“尽皆疯癫,尽皆过火”的意思。
宋铮实在是想不出来这是宁皓刻意为之的神来之笔,还是败笔之作,影片很多大场面被处理的像舞台剧,假模假样的。
难不成这是一种比较高端的表现手法?
如果真是这样,宋铮只能说,宁皓这次步子太大,用力太猛,扯着蛋了。
《黄金大劫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