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样的人物,两倍于石头的路线居然被导演圆满的讲了下来。
当时甚至有人说:“应该让宁皓来教中国的编剧如何讲故事。”
这算是是对宁皓最准确的赞美。
可是到了《黄金大劫案》,少了之前狂轰乱炸似地剧情冲击,让观众有了思考和喘息的机会,各种短板就显露了出来,尤其是剧情,进入高.潮后便完全失去了理智和逻辑,自己怎么high怎么来,处处是不可思议,处处都是硬伤。
开篇极尽癫狂恶搞之能事,影院中笑声此起彼伏,但随着情节步入正轨就渐渐走向正剧,越接近片尾越是压抑悲凉,散场离席的观众大多默默,全然不像刚看完一部“喜剧片”。
这就是《黄金大劫案》最失败的地方,巅峰时期的港片,无论任何题材和类型,只要情节不是太黑暗严肃,大多有一定比例的搞笑桥段,有编剧专门负责添加笑料支撑片长,其娱乐效果往往是正面的。
这证明喜剧可以无往不利,“由悲入喜”很容易,但正剧和悲剧却需要观众做心理准备,当满怀对喜剧期待的观众遭遇突如其来的悲剧氛围,难免会无所适从。
更何况,前半段建立起来的所有情节预设,在后半段的写实基调中彻底崩塌,成为经不起推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