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手中有大把生命,另一个的生命却在渐渐离开,前者为后者带来生命的热情,后者为前者留下对生命的眷爱。
尽管《观音山》中设置的后者常月琴是一个中年人,但是确实一个有着极大生命疤痕的中年人,她随时愿意靠近死亡,去感受另一个不可知的世界。
以女主角南风为代表的几个年轻人在他们被主流价值首先排斥,同时有着各自的疼痛背景,因而他们自力更生却磨砺不断,互相怜爱却依旧孤独。
故事的发展无疑围绕他们之间的互动展开,他们互相之间如何从排斥到体认,而且,脆弱的人之间往往更容易成为彼此的支撑,就像片中那样,南风会在常阿姨的怀里哭,也会在常阿姨放弃生命时,以快乐的姿态出现。
全片有多处带给观众以流泪的冲动,这种流泪的冲动很真实,这是在近些年国产电影中较少看见的。
电影花了很大笔墨去展现南风,丁波,肥龙三个年轻张狂的青春场景,三个人骑着摩托在路上,乘火车在路上,每一次都是漫无目的的心的游走。
尤其是三个人在火车上穿梭过一个个山洞,在山洞内正常曝光,在山洞外曝光过度,带来在白天如同梦境般的虚幻,配上手持镜头,晃动的镜头印证着主人公们内心的动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