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如此。
盛长桢恍然大悟。
心中也有几分感慨,如此倒是两全其美。
明兰见弟弟看着诗句沉吟不语,以为他是被诗中才情所震撼,又接着介绍道:
“说起这位宝山先生,那可是现如今汴京城里头第一号的大名人,他的两首诗词在大街小巷都传遍了。
听说宝山先生是位德厚才高的长者,快有九十岁了。官家也十分赏识他,还要赐宝山先生当大官呢!”
“只可惜,”明兰说到这,有些伤感,“宝山先生志趣高洁,隐居不出,大家也都见不到他的真容。”
这传言还真离谱啊。
盛长桢听了,嘴角抽搐。
自己怎么就快九十岁了?
我明明还是个翩翩俊俏美少年好吧。
还官家十分赏识?
恐怕官家连宝山先生是谁都不知道吧。
至于志趣高洁,隐世不出,这倒是不错。
毕竟盛长桢并不想欺世盗名,把这些诗词的作者头衔揽在自己头上。
只是真正的作者名字在这个世界难以解释,就只能托以宝山先生之名。
这市井流言,还真是有鼻子有眼,真料里头掺假货,让人无从分辨。
明兰拿过盛长桢手里的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