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也只是勉强能入眼罢了。
听弟弟发问,明兰哦了一声,道:“是现下汴京城里最火的诗词,我想抄写几份,以后好拿出来品读。”
“哦?”盛长桢有些好奇,走过去拿起那几张纸。
“《登北芪楼》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盛长桢一眼看去,直接愣在了原地。
这不是我给曾文鼎的诗么?
怎么传到了阿姐手中?
登北芪楼?
这是个什么名字?
这诗原名是登鹳雀楼啊。
这首《登鹳雀楼》,因为题目中的鹳雀楼不存于世,所以盛长桢把诗给曾文鼎时,并没有加上诗题。
如今却改头换面成了《登北芪楼》,让盛长桢有些摸不着头脑。
明兰看了一眼盛长桢手里的诗,解释道:
“这是宝山先生的大作,听说是翰林学士曾文鼎代为发布的,曾学士还给它加了个诗题呢。”
原来曾文鼎看这首诗虽好,却没有诗题,终归不美。
他仔细斟酌,结合诗中的内容,推断出这首诗应当是在此世一处名为北芪楼的地方所写。
于是,他就自作主张,加了个《登北芪楼》的诗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