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怀要改变这点,说再多的大道理,普通兵卒有可能听得进去?
乡野之民,有几个人知道家国大义?
单纯用乡士手足之情,可以将他们聚拢起来,但是接下来可能会持续十数年乃至数十年的战事,又要如何叫所有人都咬牙坚持下去?
就目前而言,唯一可以奏效的手段,就是发兵饷,让应募的兵卒可以养家糊口。
虽说兵马开拔、进驻险地,可以向上面讨要种种经费,但要保证兵饷按期发放,缺口还是极大。
仅仅靠桐柏山里的田赋、人口税,是无法弥补这个大缺口的。
淮源治县之后,桐柏山道的商税将并入赋税之中,徐怀也都可以全部用来填补军用,目前看每年也有两三万贯的税入。
不过,随着战事的发展,只要有小规模的赤扈骑兵进抵淮源沿崖,从光州往唐州的商旅锐减,这一块的商税收入到时候也就指望不上了。
目前桐柏山中,较为稳定的财源,一是金砂沟的金矿,一是十八里坞铁矿场,一是铸锋堂的冶炼工坊,目前每年差不多能额外提供三四万贯的钱粮。
至于玉皇岭及徐氏的草场,后期放牧军马都不够用,还需要开僻新的草场,是需要县衙源源不断的贴钱粮进去的大缺口、大窟窿,不要指望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