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这少年的很少,抱打不平之后还收留拖油瓶。
可不是拖油瓶,在这些逃难的难民眼中,小孩就是拖油瓶,人小走不了多少路,干什么都不行,还得养着。
逃荒的难民,都觉着少年傻,傻透了,收留小孩,还不如收留他们。
走了一里路,青云想起个事,突然停住问小孩,“你那山薯在哪里挖的?”
存货快吃完了,青云正愁去哪里搞吃的回来,她现在见不得饿。这不,机会送上门来了。
“那个林子里,我去哪里找东西看到的。以前我在村里,看到过村里的叔叔挖,我没吃饱的时候就去挖来吃。”
小孩指着身后的林子说。
“老头,”
青云看向宋文迁,宋文迁点头,竹蒌还有多少山薯,他一清二楚,顶不了几天。
别看青云一顿吃十几个,以他的饭量,不知道有没有一二分饱。山薯必须挖出来。
李老汉揪着的心,总算松了口气。一天三顿,顿顿不拉的吃,竹蒌里的山薯消耗得快,见底了,要不了一两天,他们就要面临断粮的绝境了。
什么都比不上吃的,几人掉转头往回走。
几人说话声音不算大,旁边挨着的难民听见了,狠狠咽了咽口水,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