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穿越小说 > 南明鼎革 > 第228章 二百五
    一秒記住『笔♂趣÷岛→』為您提供精彩小說閱讀。
    而杨麟正召集几个工匠商议如何铸造银币,在中国古代各地多使用散银、银锭,在使用过程中首先要判定银子的成色,而且还要判定银子的重量,非常麻烦。
    在清朝的时候,银两成色问题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如此就出现了所谓的火耗归公,也就是民众交上来的银两在铸造成官印的时候火耗由官府衙门获得,民众本来缴纳1两纹银的,加上火耗,如此缴纳更多了。
    但另一方面铜钱则实现铸造,在秦朝的时候用园形方孔铜钱,铸文“半两”,重十二铢(一两为二十四铢),称之为重如其文的“半两”铜钱。从此,这种由圆孔环钱演变而来的“半两”,在我国陆续流通了两千多年。
    唐朝开元年间,开始铸造重二铢四垒的开元通宝,十枚重一两,从此,铜钱不再是重如其文,以重量来铸名了,改称“通宝”流通。
    在明朝末年李自成也曾铸造过银币,但因为其政权太过短暂,也没有大力气推广,如此方不了了之。
    到厦门鼓浪屿参观郑成功纪念馆,也看到铸造银元。
    看着眼前七八个铸造师傅,杨麟指着前面的一堆散银,指着旁边的铜钱道:“各位老师傅,大家可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