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新军制里,武官的品秩被明显压低了,.在原来的卫所制和镇戍制中,武官的特点的是品级高,实权小,一二品的总兵要听四品的巡抚节制。而且崩坏的厉害,卫所的二品都指挥使的地位不如镇戍制里的三四品的参将、游击。
崇祯以后,镇戍制也日趋崩坏,总兵副将渐渐泛滥,原来全国也就十几个总兵,大多集中在九边,到了南明,一个勋镇大将手下,往往就有几十个总兵副将,每个领兵三千到五千不等,一二品的武职满天飞,越来越不值钱了。
新军制就是要矫正崩坏的卫所制和镇戍制,而且要逐渐摆脱以文制武的模式,大力抬高武将的地位,在原来的镇戍制中,涉及到几万人,十几万人的大兵团作战统帅不是巡抚就是总督,武将是没资格做方面统帅的,权力的大小,决定了地位,这也是为什么一二品总兵不如四品巡抚的主要原因之一。
新军制里有都督一级,甚至在都督之上还有大元帅,都是可以统帅几万甚至十几万兵马的实职,虽然都是临时官职、兵权却极大,这些权力原本都掌握在文臣手中,武将是根本没有机会染指的,现在武臣也有机会掌握了,实际上新军制里三品的镇统制掌握的实权已相当于原来镇戍制里挂一品都督衔的总兵,如果再加上伯爵的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