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棠书屋 > 修真小说 > 繁华斩 > 正文 聊斋先生
    三百多年前,在山东淄川郊区蒲家庄村口,经常可以看见一个中年人摆设茶摊。&笔趣阁
    .Biquku.La&一身布袍、洗的发白,绾着袖口,眉宇间略带几分书卷气。中年人热情的招呼过往客商、村民:“来,喝碗茶,歇歇脚……”
    这个人就是蒲松龄。
    行人坐下来,三三两两,嬉笑拉呱,边喝茶,边唠着乡间闾里那点事儿,南朝北国,云山雾罩,间或讲着小笑话。蒲先生认真听着,不时点头,他来回走动着,给大伙提壶续水。直到村民们歇足脚力,一一离开。
    晚上,当大多人都睡了,蒲松龄才走进自己命名“聊斋”的书屋,坐下来,提起毛笔,捻亮油灯,展开毛边纸,抒写他后来在中国文学史上奠定丰碑的短篇集《聊斋志异》。
    蒲松龄从小是个聪明的孩子。十一岁即从父读经,热衷举业,十九岁初应童子试,即以县、府、道三第一,补博士弟子员。前程在望,蒲留仙文名大振。然而造化弄人。此后,从二十四岁到五十一岁,二十七年间、蒲松龄先后六次参加山东乡试,均遭淘汰,榜上无名。
    怀才不遇是痛苦的,但吃饭问题更为重要。
    三十一岁时,迫于生计,蒲松龄应老乡亲孙蕙之邀,去江苏宝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