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和出嫁时的嫁妆相比,光用的木材相差就很大。
“还真没永华永革有福气,这不声不响的马上就得去书塾,以后指不定考个状元。”吕氏说得酸不溜丢。
永新在外面跑了两天,终于选定了莫桥村的塾的夫子是个年迈的举人,也是出生在莫桥村,曾经为官两年,因不得志便灰心辞去官职,在村子里开了家书塾。
起先永新并没有考虑这个夫子,虽学富五车甚至为父母官,却因为他人的不赏识,只坚持了短短两年便放弃了寒窗苦读了十年的努力,光凭这一点,就让人觉得此人心性不坚。
也正是恰巧,莫桥村的施大娘带着客人上门,闲聊时,也正好聊了起来。
施大娘当时就极力推荐了他们村的书塾夫子。
因为和施大娘有过约定,拉一笔生意,承诺给两文铜板,短时间内永新便和施大娘也较为相熟。
施大娘人非常的热心,说的话办的事都是有条有理。
永新当时推脱不过,便跟着去了莫桥村一趟。
不过半天的时间,永新对此就有所改观。
夫子并不是一个很严厉的老人,书塾是开在了夫子自家的院子里。
还未走进,就能听到从里面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