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各镇信用社和邮局的“白条子”钱,然后放贷给叶芦伟。
各信用社和邮局的这部分“白条子”钱,实际上这时代真还不容易找到短平快的投资项目。信用社的资金还好一点,可以找一点一年以内短期的项目投一投。邮政的“白条子”钱一般过年时才到,过年就得出去,账面停留时间太短,需要找到更短时间更少风险的投资项目就更加的困难。
龙光镇信用社跟叶芦伟有过成功的合作,用应收款抵押的话,风险其实并不大。龙光镇信用社对其它陌生的信用社或者邮局来说,又是信用很好的机构。龙光镇出面用较低利息归集其它机构的“白条子”资金,再集中高息放贷给叶芦伟的“大西南丝绸贸易股份有限公司”,这样就形成一个信用较有保证的信贷链条。
只要叶芦伟的收购生意不因为价格急剧跳水而跌破成本,这个资金链要面对的风险就只有一个了,那就是政策面的系统风险。不过,胡勇这种人才如果连基本政策面都不研究,连个瓦片国的系统风险都管控不了,那就实在是太失败了。
胡勇认可了叶芦伟的信贷链模式,却对邮局年终的那笔钱更有兴趣,告诉叶芦伟如果能找到三个月期的项目,他就有办法用信用社的名义归集那笔巨大的资金,然后放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