旦旦的说道:“你就放心吧,我的朋友,如果连这点小事我都办不成,那我也没脸出来招商引资了!”
彼得·谢瓦尔德纳泽说的这话中有水份,很大的水份!而且,这些水份还不是来自苏联可以轻易调控的内部,而是来自它的对手——美国。
经历了二十世纪七十年代的全球经济大衰退之后,以英国为首的北海沿岸国家将目标转向沉寂多年的北海油田。于是,从一九八零年开始,北海逐渐成为西方世界重要的石油生产地,一定程度上减弱了对中东石油的依赖。当然这也是中东诸国自己作出来的结果——中东战争战败之后,中东诸国先是对西方诸国石油封锁,然后又大肆、蛮横的抬高石油的价格,用以逼迫西方诸国交恶以色列。
石油市场就这么大,北海油田的大规模开发,立即就让石油的价格整体大跌。
想当初,油价高的时候,苏联轻重工业发展失调带来的物资短缺问题可以被大量的进口所掩盖——苏联主要依靠包括石油和天然气工业在内的传统输血部门的贡献发展经济。
可等到油价暴跌,苏联立即就傻眼了——僵化的经济体制让苏联顿时陷入了贫穷。
前年秋天,也就是一九八五年秋天,在美国指使下,沙特阿拉伯宣布退出欧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