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然这次任务执行起来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顺利。§笔趣库.BIQK.LA§
当轰炸机起飞后马上就开始了拔高。
拔高可不是一下子就可以上去的,需要一个极长的阶段。
飞行员需要去适应不断增加的高度。
这个可不是适应下在这个高度不恐高,而是适应呼吸。
随着高度的升高氧气不断变得稀薄,这对没有氧气面罩的航空队来讲是很大的考验。
当飞行高度到达预定的5000米的上空的时候,问题出现了。
“雷恰戈夫少校,我感觉自己呼吸困难,重复,雷恰戈夫少校,我感觉自己呼吸困难,有点头晕。”静默的无线电传出了一阵呼叫。
此时的雷恰戈夫也好不到哪里去,飞行高度在5000米,目的是为了使sb轰炸机实现最大航程。
这个高度他平时飞得不多,并不是很适应。
就在雷恰戈夫不知道该怎么办的时候,王亮说话了,“把飞机高度降到3600米。抑制发动机声音。”
“王,这样不行,轰炸机的油不够,咱们执行完任务没法返航。”雷恰戈夫否定了王亮的这个决定。
飞行高度下降,意味着航程减小,对燃油的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