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流派。
而于飞鸿所在的北电则是比较青睐梅勒丝和艾德勒的表演理念,这两人最初也是很反对斯坦的理论的,她们两人认为方法派使用的情感记忆训练,是很危险的一种方式,这种方式会侵犯到演员非常私人的空间,在一些比较极端的电影当中甚至有可能给演员带来身心伤害,留下疮疤。
在情感记忆训练中,你经常会看到一大波人坐在一起哭的昏天黑地,触目惊心。
人嘛,总是有一些事情埋在心里很深很深,不愿意想起来更不愿意提起来,但是方法派会不断地打破这个原则。
然后到了1934年的时候艾德勒跑去问斯坦,斯坦叔叔,你的这个理论是不是有些过啊,斯坦却回答我现在已经不玩那个了,我现在玩的是以规定情景然后以即兴表演为基线的路子了。
再然后回来梅勒丝和艾德勒都开始寻找自己的风格,发展了属于自己的流派,自然流和方法派。
至于自然流你没听过,并不代表不存在,举个例子程道明就是这一类,程道明被很多人成为戏霸,一场戏,拍十次,场场不同,但是场场出彩,这就是功力以及自然流派的魅力所在。
表现派更多的是自然流派的简化版本,毕竟演员与演员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