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欢喜有人愤怒。
王梦的回答和记者的提问并不多,但后面的舆论绝对不会少。
记者单单从王梦刚才的话,就能得出无数的话题。
不管夸奖王梦,竖立国人自信的行为。
还是相反的,觉得王梦严重伤害了本国国际形象的谬论。
都是话题。
记者知道,单是这个话题就够了,所以没有揪着不放,而是问了许多关于《同桌的你》的话题。
记者:“王导,能简短的介绍一下,《同桌的你》从歌曲到电影,您是怎样考虑的?”
王梦说:“本片投资两千万,我们与上戏以及复旦大学合作,尽量完美的还原上个世纪九十年代的风貌,并借此影片,勾起大家过往的记忆,也希望能通过本电影,给大家带来温馨的少年时期,学生时期的回忆”
又说:“至于从歌曲到电影,我是这样考虑的,人总有记忆的触发点。一段记忆,何不是一个,个人的电影呢。电影也一样,电影是从剧本开始的,剧本是从一件不起眼的故事,甚至一个歌曲或者漫画触及的。就这样歌曲《同桌的你》正好触及了我,所以有了这个电影。最后,经过我们梦工厂多方的合作和积累,完成了剧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