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人都肯投身咱家的。唯有这样,我才放心。”
姜荷莲子想了想,问道:“在城北,这样的人家应该不难找吧?自从你家开了百味堂之后,家声在那一带不要太好!只要你去招呼一声,相信会有很多日子过不下去的人家愿意卖身到你家。”
赵四娘摇了摇头,说道:“但凡有条活路,谁会愿意为奴为婢?即便迫于生计,不得已而为之,顶多也是卖儿卖女。静海如此,府城里的人更加是这样。极少会有全家都自卖为奴的。”
姜荷莲子又问道:“一般的本地人当然不太可能,那棚民呢?他们也不愿意?咱家常去窝棚那儿收些针线活儿,可能是不怎么压价的缘故,棚民觉得咱家还挺厚道。就老问咱家要不要买人。粗粗了解了一下,愿意全家过来的可不再少数。”
赵四娘叹道:“棚民呀?唉,当初我连北岸的乡亲都不怎么敢用,更何况是流民出身的棚民,我就更不敢用了。棚民可不只是不知根底这么简单。最关键的是他们基本上都还没落籍呀!说实话,找他们帮工还行,让他们来酒坊工作,我万万放不下心。这往后要是真出了什么事儿,我都找不着说理的地儿。”
姜荷莲子道:“这你就有所不知了,棚民里面可不只是流民,也有流离失所的本地人。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