么好东西,这才对人家不冷不热的。和妹妹知恩图报的高大形象比起来,自个儿就显得有些忘恩负义了。哼!说到底都是赵乔氏那老妖婆不好!
由于这会儿离晌午还远,铺子里的客流量不是很大,闲不下来的赵永忠就带着赵三郎,把王和泉送来的坛坛罐罐分成好几趟,小心翼翼地运回了姜家。
等父子俩回到铺子,姜氏姐妹俩就开始忙起了一家人的晌午饭。一家人吃过饭不久,就迎来了铺子的第二个高峰时段。
虽然说今天没有商队上门,接近晌午时分铺子里还有不少汤水和菜肴没有售出。可是因为客人们口口相传,在码头上打工的人基本上都知道这儿有家物美价廉的铺子,很多人都愿意来铺子里消费上一两文钱。于是没一会儿功夫,吃食就基本上销售一空,使得不少晚来一步的客人跌足长叹,直呼来晚了。
还没到正午,一家人就有说有笑地带着家伙事儿回到了姜家。
到了院子里,却没有看到杨氏和姚氏的身影,问过姜华后才知道,婆媳俩吃完晌午饭,就又跑去磨番薯浆了。
姜氏一跺脚,刚要和姜月娥一块去石磨那儿把杨氏换回来,就看见婆媳俩一人拎着一个沉重的大木桶回来了。
“娘,不是让你在家带带梨花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