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孙止轻蔑的笑了笑,“有功者不赏,有过者不罚岂是明君所为?!”
“昔有诸葛亮献《出师表》于刘禅,今日公孙止不才,愿献性命于陛下,以正天下之风!”
“天下之风?!”朱棣轻声说了一句,他看见公孙止缓缓摘下了乌纱帽,继而问道,“先生怕是言重了吧。”
公孙止坚定的摇了摇头,指着自己花白的胡须说道,“臣,已经十年未在朝堂上弹劾一人了,陛下可知是为何?!”
公孙止的这个问题,引起了朱棣的好奇,公孙止的大名谁人不知,当年洪武帝在时,言官中最活跃的就是这个公孙止,而且他从不是闻风奏事,从来都是查证之后再行弹劾,所以每次都是一弹劾一个准,当时的朝堂之上,何人不惧怕这个一起风发的公孙止。
再后来,公孙止也老了,再后来,胡惟庸和蓝玉之案牵连数万人,再后来,公孙止进宫见了洪武帝,再后来,公孙止再没有弹劾一人,每次上朝都只是在默默的看着。
虽然自此之后有人嘲笑公孙止已老,但是却无人敢小觑这个老人。
“老夫当年初入朝堂,先皇圣明之极让老臣心甘情愿的为国付出,老夫一生弹劾无数人贪官污吏,通敌叛国之人,老夫从未后悔,只有一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