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正文 第二百七十一章 建功立业早绸缪
诸事已定,徐渭心中还有个担心,轻声问道:“不知李少监打算请何人为媒?”
都是临安官宦,这个媒人当然不会让一般的媒婆子来牵桥搭线,当然,也不是不可以,但既然徐渭这么问,当然不能让一般的媒婆子来了。
这涉及到个面子问题。
李凤梧心中明了,想了想,“庆郡王可好?”
徐渭心中苦笑,旋即道:“我徐家底蕴寒薄,我徐渭也仅是个区区太常卿,恐不能受庆郡王此大恩宠,不知李少监可还有人选?”
这就是婉拒了。
李凤梧提出庆郡王做媒,实际上就是想用这个办法试探一下,看徐渭愿不愿意在接下来的争储中站到赵恺这边来。
毕竟一旦赵恺做媒了,又是和李家的姻亲,徐渭就会被烙下庆王的痕迹。
徐渭拒绝了,显然并不愿意在争储中站队。
李凤梧也不强人所难,笑着道:“我还有一德高望重之人选,翰林学士承旨周必大,徐太常觉得可好?”
如今从正三品的翰林学士承旨,掌制诰。
未来无波折,宣麻拜相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且有文坛盟主之称,周必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