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地唱着名为《香格里拉》的歌时,毕文谦压根儿只感觉到一种叶公好龙的啼笑皆非——这和中国的香格里拉有什么关系?还是说……好吧,毫无疑问,这个年代的欧洲,舞曲是主流。可这么一首歌,“动次打次”的节奏频频出现,穿着白西装,一边唱着,一只脚抖腿不止,这就是在表达自己心里的香格里拉?
当以色列歌手唱着希伯来语的歌曲时,毕文谦只听懂了本·亚当这么一个名字,或者名词。虽然听上去很好听,舒缓的主歌和渐急促的副歌相映成趣……但那手风琴的伴奏风格,怎么听都让毕文谦联想到一点儿东欧或者说苏联的印象。
心里一路吐槽过来,毕文谦抽着空在纸上写写划划着。
直到轮到瑞士出场,毕文谦终于看到了一个略有点儿眼熟的人。
卷发、马脸、一身白。
法语不是毕文谦能听懂的,但歌手的声音渐渐让他心里酝酿出了一个名字——西林·迪翁。
远远注视着歌手,直到一曲唱罢,毕文谦终于确认。随后,他就囧了——这明明是加拿大人吧?怎么就代表瑞士参赛了呢?
百思不得其解中,欧歌赛一首接一首地继续。
爱尔兰、德国、奥地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