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法,还是挺远的。艺术成就很高,但和前一个时代相比,谈不上什么突破。不过,从材料学的角度来说,这个时代为未来中国民歌和戏曲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自己度娘一下这个时代的《歌唱祖国》,算是历代至燃版。
/
20世纪70年代中期之前,中国现代流行音乐=大陆流行音乐。
直到杨弦在郭兰英的《我的祖国》的影响下创作了《中国现代民歌集》,台湾那边才有了属于自己的流行音乐。直到温拿乐队和许冠杰的出现,香港那边才有了能称为粤语流行音乐的作品。
时代的开拓者往往并非集大成者,或者说,一个时代因一个天才而开创,一个时代因一群天才而兴盛,又或者说,近百年来,中国文化圈里,并没有出现李白苏轼那样的天才中的天才。
也许会戳中某些人的柔软逆鳞,但不得不说,无论是杨弦还是温拿乐队,甚至更强一些的许冠杰,以他们为代表的那个时代的港台作品,和民国时代的中国流行音乐有着类似的特征——创作发乎于情,技术上没有深厚的底蕴而更多在探索,风格上丰富多样,综合质量参差不齐,少有传世之作。
这里多说一句,很多人在谈论流行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