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诡异的,则是下面这一则:
大和中,郑仁本表弟,不记姓名,尝与一王秀才游嵩山,扪萝越涧,境极幽后,遂迷归路。将暮,不知所之,徙倚间,忽觉丛中鼾睡声,披榛窥之,见一人布衣,甚洁白,枕一幞物,方眠熟。即呼之,曰:“某偶入此径,迷路,君知向官道否?”其人举首略视,不应,复寝。又再三呼之,乃起坐,顾曰:“来此。”二人因就之,且问其所自。其人笑曰:“君知月乃七宝合成乎?月势如丸,其彰,日烁其凸处也。尝有八万二千户修之,予即一数。”因开幞,有斤凿数事,玉屑饭两裹,授予二人曰:“分食此,虽不足长生,可一生无疾耳。”乃起二人,指一支径:“但由此,自合官道矣。”言已不见。
唐文宗大和年间(公元827年~835年),有士人名叫郑仁本,其表弟和朋友王秀才漫游中岳嵩山,迷失于幽深的谷地。此时天色将晚,两人很害怕,正转悠时,看见有人一身洁白,在草丛中鼾睡,便上前询问。开始,那人不予理睬。后来实在没办法了,就叫迷路二人过来。二人问白衣人来自何方,后者作了这样的介绍:“你们知道月亮是由七宝合成的吗?月亮上明亮的地方,是太阳照到其凸处的结果。有八万二千人在修理月亮,我就是其中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