韩约大喜,说:“来世愿为牛马。”
    仇士良说:“我直接取你项上人头!”
    事变爆发时,郑注曾带数百亲兵前往支援,途中得知李训已败,就只好返回凤翔。仇士良密令在凤翔监军的宦官,叫其扑杀郑注。这个世界有多么奇怪。纵观唐朝乃至整个中国古代史,如果宦官想策动政变,成功率几乎是百分之百,很少有失手的。不谈智商的事,那未必靠得住。关键大约在于:他们虽然失去了阳物,但却有着极其强大的神经,做起事来是那样从容不迫。
    在凤翔,对付郑注的宦官是个叫张仲清的无名小辈。
    虽然此人一时间不知怎么扑杀郑注,多少有些迷惘,但却没露出任何破绽。最后,在部将帮助下,设计宴邀郑注议事。
    此时的郑注已是进退维谷。他当然知道,自己随时都有可能死于非命。但是,他没法跑。是啊,作为凤翔节度使,一个朝廷大员,他就算有潜逃之意,能跑到哪呢?人生中最难受的不是绝望,是无望。绝望还有置之死地而后生这么一说。无望呢?是完全没希望了。
    对郑注来说,就是等死了。
    郑注带着凤翔节度副使钱可复去赴宴。
    真正是宴无好宴。郑注眼神特别差,高度近视。宴席上,当对方抽刀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