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至君王下至百姓佞于佛道必将怠政而致国废,僧道献媚于王侯则毁及自身并连谤及法。”
胡惟庸一系的人一发力局势顿时超一边倒去,陈佑宗出列道:“释道之于帝王在于教化愚顽,暗助王纲,若使凶顽者敬信佛法,有利于王纲;使愚夫愚妇,供养佛僧,有利于国风淳厚,何况本朝已设立僧道录司为其约束,右丞之言未免太过偏激。”
陈亮回到:“王臣流连山林则于民不利,佛道非帝者证果之场,若不解而至此,縻费黔黎,政务日杜,市衢嗷嗷,则天高听卑,祸将不远,豪杰生焉!”
朝堂之上无对错之分,朱标不会因为陈亮等人同陈佑宗这个东宫心腹大臣争辩便有不满,他想的只有胡惟庸一系推动此事的目的究竟为何?而推动此事对朝廷是否有裨益之处,是否会引发动乱?
至于其他,则都不算什么,朝堂上如果一团和气,那倒是最令人恐怖的事情,那也就说明有了权臣,不需要帝王,天下政务也能运转下去了。
武勋们显然没想那么多,各个请命想要去彻查寺庙事,若是真由得他们去,那些尼姑却是不知得沦为何等下场了,说不得连俊俏和尚都不会被放过。
朱标沉吟片刻道:“此事中书省再议一议,众卿若有想法也可写在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