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后直对百姓代表着圣上以及朝廷的脸面,绝不可疏忽。”
吏部尚书躬身应道:“老臣明白,定不负殿下教诲。”
“嗯,陶爱卿向来稳妥,本宫是信得过的。”
“谢过殿下,那么老臣就下去签发任免公函了。”
“去吧。”
吏部尚书对朱标行礼告辞,躬身后退几步,稍微转身对着还在伏案书写的朱元璋郑重一礼,然后才缓步退下。
朱标接过福贵递上的新茶抿了一口,温度味道都正合他的习惯,可见富贵私下还是有好好练习的,这年头做什么都不容易啊。
御案后的老朱皱眉将沾满墨迹的宣纸团成一团丢到一旁,起身扭了扭腰道:“标儿,科举取士停了,但也得留条门路,你替咱写封朝廷访贤求才的文章吧,不用太多字的。”
打压异己,招纳亲善,此可谓双管齐下,朝廷无论如何也是要用士人的,这次针对的只是如高启张羽徐贲等不愿效命于大明的文人士子。
朱标应了一声,这等事还难不倒他,毕竟这么多年跟着宋濂也不是白学的,何况招贤纳士的文章历朝历代都有的是,借鉴些也就有新的了。
朱标回想了下汉唐的招贤文章,然后挥笔写下:“世有贤才国之宝也,古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