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离乡贱!这种传统的观念让宋人对高丽在民间的招揽并没有多大兴趣。而大宋朝廷为了能够在以后左右高丽的朝政,对于向高丽输送一批学子一事很是上心。只是对于那些有背景、有门路、有关系的学子来讲,高丽并不是他们理想的去处。但好在太学之中还有大批没背景、没门路、没关系的学子存在,作为不甘一辈子碌碌无为等待老天开眼的他们来说,去高丽谋得一官半职倒也是个出路。
作为高丽使臣的金富轼,名义上是高丽使臣的正使,但实际上拿主意的却是张宝。而张宝对于太学里那些学子都是什么情况,当然是了如指掌。他给金富轼列出了一张名单,金富轼只需要按照名单去招揽即可,面对高丽人所开出的条件,有不少人都动了心。
与其留在大宋等待分配个不入流的一官半职,倒不如去高丽试试。即便最后不留在高丽,可只要在高丽工作几年,所得的酬劳就足够自己衣食无忧,不会像现在这样仅仅是满足温饱。大多数答应高丽招揽的学子都是有着这样的想法,认为自己去了高丽若是过得不顺心还能回大宋,可他们哪里晓得,如今的高丽已经是张宝当家,他们去了高丽就如同羊入虎口,进去容易出来难,正所谓山高皇帝远,他们去高丽容易,可想要回来,那就要看张宝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