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清寒潭,玉桥横栏;
伶俜白鹜,亭阁临渚;
秋霜飞檐,古树参天;
巍峨假山,小径轻环;
簇锦繁花,乌燕低旋。
苏景年有所触动,霎时百般滋味,涌上心头。
迤景难觅,盛情不符。
昨日东流,明朝何处;
旧人北望,他乡是客;
竹叶扁舟,如花暗灯;
有谁欢喜,有谁痛悲?
胡雁南飞,谁思我归?
罢,罢。
此情此景,或许辛弃疾的那首《木兰花慢滁州送范?y》,再合适不过了。
张口动情吟道:
“老来情味减,对别酒,怯流年。况屈指中秋,十分好月,不照人圆。无情水都不管;共西风、只管送归船。秋晚莼鲈江上,夜深儿女灯前。
征衫,便好去朝天,玉殿正思贤。想夜半承明,留教视草,却遣筹边。长安故人问我,道愁肠??酒只依然。目断秋霄落雁,醉来时响空弦。”
吟罢呢喃,“还真是梦里不知身是客,半响贪欢啊。”
继而摇头轻笑,朗声道,“不知姑娘还要看本王到何时?相逢即是缘,为何不现身相见?”
沙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