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样初级数学,当然看不上眼。
打不打得赢,这个不敢保证,但是他期望打这一仗倒是真的。
他安排了作战部署,自己亲自来到山脚,作最后的准备。
命令里还有一条。如果能打胜,快慢都没有关系;如果不能速胜,就要准备长期作战,拖得时间越长越好。
只有拖得久,才能等到援军。
这一条他倒是赞同。
因此,他在二十个山头分散派兵,就是要拖延时间。
这个时候,麦轲也到了芒砀山。
山顶上有一个巨大的松树,树冠足有二丈方圆,麦轲早就察觉那里空无一人,于是就毫不客气地当作立脚之地了。
往下一看,清兵正在连滚带爬地前往二十座小山。
二万人前往山脚,许多人还带着拒马桩一类的东西。
另有八万人,就在这棵大树的前面,凛然不动。
这些人显然是徐泽醇的精锐。
山脚下,有一片开阔的平原,可以当作战场用。
穿过平原,有两条河穿境而过,一条是碱河,还有一条石王引河。
麦轲知道,古代这里实际是一片泽国,东西南北都是一片大水,只有各个山头犹如小岛孤立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