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这种荆条,别的不说,就地取材应该是非常方便的。
后来人们看到那个故事,难免望文生义;尤其是启蒙读物中的插图,蔺相如更是背了两根方方的木条,更是误人子弟了。
一看这么细的荆条,伯彦讷谟祜也不坚持用两根了,就选了大约二十根比较粗的集成一束,给他背上。
蔺相如负荆的时候,还要袒背的,也就是要光膀子,这点儿比较难办,毕竟离皇上那里还有几十里路;再说现在的气候还是冬季,太冷。
于是伯彦讷谟祜决定,这条就不模仿了。
伯彦讷谟祜这样做了, 琦善呢?
他是绝对不肯负荆的,败了他肯定是要承担责任的。但是他也觉得他能做的事情很有限,即使再努力,也依然难以摆脱现在这个下场。
所以,他把这场失败归于不可抗拒。
在不可抗拒的结局面前,人是无能为力。
所以,他就不打算主动认罪了。
再说。他到了这个职位,是和他的家世和多年工作的结果,不是特殊的皇恩浩荡。
还有,他老人家可是久经失败的考验的,不但有对内的失败,还有对老外的失败呢。
哪像伯彦讷谟祜这样的小年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