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中之一,就是对某一项产品的需要。
比如说牛奶。
全市所有人都有记录,都能及时汇总分析。
某一天,市民甲饮用牛奶一磅,那么他的这个消费,立刻汇总到中心控制室,这个数据立刻和其他人的消费量加在一起,最后得出一个总数,自动送到牛奶加工厂。
牛奶加工厂立刻就按这个数据加工,然后送到各个牛奶消费点。
如果消费量突然增加,那也根本不算事儿,这个增加的量,立刻正常的渠道反馈回去,牛奶加工厂马上增加产量,送到消费点。
牛奶是这样,其他产品都是这样。
至于消费者得到这些产品以后,他不用出钱,只需要计账就行。
然后,他也要参加不同的生产活动,或者服务,也是计账,而不是得到现金或者实物。
这样,他的消费部分,就和他的收入互相抵消,这个部分也反映了它作为社会一员,所承担的社会责任;也反映了他为社会服务,他享有的相应权利。
当然,这一部分都是经济方面的,不包括政治和其他方面的。
如果一个市民两相抵消以后,有了剩余或者亏缺,可以多种形式处理。
比如一个市民剩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