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还引经据典地说:白马非马的说法,也是孔子所赞同的。孔子所赞同的,你孔穿还能不赞同吗?结果孔穿立刻就不知道如何答话了。”云希明说。
“怎么?孔老夫子也说过这个无赖的话?”大哲问。
“古书的记载是这样的:楚王出游,亡弓,左右请求之。王曰:止,楚王失弓,楚人得之,又何求之!孔子闻之,惜乎其不大也,不曰人遗弓,人得之而已,何必楚也。”云希明说,“意思是说楚王打猎时丢失一张弓,但他阻止下属去寻找弓,他说:失弓的是楚国人,得弓的也是楚国人,何必去寻找弓呢?这件事在两方面显示楚王宽广的胸襟:一方面,楚王不介意失去弓,愿意让另一个楚国人得弓;另一方面,他虽是君王,却不介意让一个臣民得弓,视君王与臣民都是平等的楚人。然而孔子却认为楚王的心胸尚不够宽广,他说:失弓的是人,得弓的也是人,何必计较是不是楚国人得弓呢?可见在孔子的心目中,每个人与天下的任何人一样,都是平等的人。”
“于是公孙龙就用这个典故告诉孔穿。公孙龙对孔穿讲了这个故事:当年楚王曾经张开繁弱弓,装上亡归箭,在云梦的场圃打猎,结果把弓弄丢了。随从们请求去找。楚王说:不用了。楚国人丢了弓,楚国人拾了去,又何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