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知县有些意兴阑珊。
周影心里明白,上次县城匪患,上峰早晚必然知晓,但是官面上的事情就是你不说,我不说。一旦说了,大家就得撕破脸皮。因此周影私下里曾劝说过杨知县,不用着急上报,等平定匪患后,洋洋洒洒写上一篇锦绣文章,顺带着遮掩下上次城门被破、百姓被杀的事情,这样一来,大家都有面子,事情也就结了,皆大欢喜。但是杨知县死活不同意,读书人的清高让他不屑如此,后来没办法,书房只得如实上报。只是这样一来,就算杨知县平了匪患,但是失城之罪仍是难逃,去职算是最轻的了??????。想到这里,周影也是长叹一声。
“右堂,民壮之事操办如何了?”杨知县打起精神问道。
“回明府,幸赖前次有所准备,如今本县民壮事已俱备,只是欠溧水、溧阳二县壮丁了!”周影答道。
“这样看来他们是不会来援助了!”
“明府,是否在等等?”典史周影说道。
“右堂有所不知,这官面上的事情啊,哎,各人自扫门前雪啊!”杨知县叹了口气。
“罢了,拼的我这乌纱帽,舍命一搏吧!右堂近日鞍马劳顿,此番若能一举荡平匪患,当属头功。明日且随我城前阅兵!”杨知县说完,突然间竟然有了些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