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没一个上课会说普通话,我中学的英语老师,说着一口地道的我们本地味英语。我想,他的英语不只是我们学生听不懂,外国人也是听不懂的,就算请个翻译,也得先把他的英语翻译成普通话,然后把普通话翻译成外国人听得懂的英语。全镇没有书店,更没有图书馆,每天把两三个小时花在上学、回家的路上,除掉家务活的时间,就算偶尔得了一本破书,又能有多少时间看?
我一直很感谢一年的流浪、落魄生涯,让我只能专注看书,不然可能得自己把自己乱想致死,那么可怜的生活,其实死了可能是一个好的选择,说不定来生会是普希金,哎,他为什么也死得那么早呢?
我从不羡慕那些号称伟大的人,一个也不羡慕,也不崇拜,十几岁到四十岁都没改变过这个习惯,我仔细想想,普希金要是和我一样的出生,他十六岁都未必走得出山村,最多也就是和我一样,先得想想怎么活下去,什么狗屁文学将通通跟他没有关系,以他那个长相,梁凤书都看不上他,世界又怎么会有普希金?怎么会有《青铜骑士》、《自由颂》……
听着梁凤书的娓娓讲述,我突然明白自己出生所带着的思维局限,明白自己自卑而目光狭窄的根源。梁凤书的父亲在她心目中虽然是个混蛋,但这个混蛋是个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