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月初一,大同军节度大使高秀岩宣布易帜、归顺李唐,这事是由朔方节度使郭子仪一手促成的,郭子仪上报长安,建议给高秀岩加官封爵、赏赐财物,以示加厚。
玄宗皇帝和长安朝廷对高秀岩归顺很是高兴,如此一来,叛军的势力就越发弱小,处于范阳、河北的史思明的势力就处在了包围之中。
玄宗皇帝仔细看了郭子仪的奏章之后下旨,册封高秀岩为范阳节度使、常山郡公,仍兼领大同军使,赏赐金银珠宝一车,绸缎百匹。另外,郭子仪在说服高秀岩归顺的事情上有功,再加上这几年他带领朔方军积极平叛,功劳也不小,因此被加封为汾阳郡公。
高秀岩归顺李唐让位于河北的史思明压力大增,以前有高秀岩顶在大同一线,既可以挡住郭子仪,又可以阻挡北方的漠北军绕道山西进攻河北,但如今高秀岩归顺了李唐,史思明不但失去了高秀岩这股助力,而且还要面对高秀岩的攻击,压力增加的一倍不止。
面对困局,史思明不得不派兵抓更多的壮丁充实和壮大军队,加大收刮河北百姓的力度,以更多的粮食、钱财养大量的军队。
河南之地全面丢失,让相州的安庆绪及其心腹严庄等大为震恐,安庆绪再顶不住这种巨大的压力,开始过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