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不会称其为“爱卿”,只是后来辞官游历,这么多年就没有在朝中出现过。
这样的一个人,怎么会愿意成为国子祭酒呢?还是在齐濮之后成为国子祭酒!
朝中官员实在是想不明白,然而吏部尚书顾春朝送任命书去的时候,沈檀云拈着白须笑眯眯地接下了。
别说官员们不明白,就连下这个命令的至佑帝,心中也带着不大不小的疑惑。
在齐濮出事之后,至佑帝必定是要重新物色国子国子祭酒人选,而且这个人绝不可能是周典,就算周典更胜一筹,也不行。
无他,禹东学宫离京兆太远了,他不曾掌控过周典这个人。
那么,到底是谁来接任国子祭酒一职,就成为了他的为难事。说到底,朝中官员虽多,但真正能接得起国子监又能为他所用的人,其实没有多少,几乎没有。
不然,当初他就不会选了齐濮。
他心中烦忧的时候,恰好宿在了永庆宫,德妃无意中说起了一个人,倒是解了他的为难。
德妃说起的这个人,便是沈檀云。
至佑帝曾将儒林有影响力的人排列过,其中当然有沈檀云,他却从来没有考虑过沈檀云。
沈檀云有这样的怪癖,还曾对他有过不好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