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在浊水溪以南和以西的地方,因此,从地理胜势上看,除了一些零散的小球之?,几乎是无险可守而很容易一口气鼓荡而下。
常年日照和降雨充沛,造成了当地一年大半数时间都在潮湿闷热的同时,也造就了当地包括稻米、甘蔗、茶叶、烟草、亚麻、油菜、棉花、黄麻、剑麻、水果和木材等在内,相对丰富多样的物产。
根据历年沿袭下来的贡赋田册,光是水稻和栗米、豆薯在内粮食作物的田亩,就将近二十万倾左右,每年对外的输供就达到了六十多万石,而其中的多数配额都被就近划拨给了淮镇;
此外,淮镇还会在计划外用比较廉价的大宗采买,或是北地特产的对等置换,每年再额外获得二三十万石的米粮谷物,以及数量不等的油、茶、烟、棉麻等民生所需的经济作物;
因此,经过这些年的经营和渗透,不但是夷州对于淮镇很重要,而淮镇对于当地以此为生的相关产业和人家,也是形成了某种稳定的共存关系。
当然,上述的这些出口数据,还是大概好几十年前的澄海之乱后,重新分配领有所沿用下来的老皇历了;这些年各藩和民间新开拓和增加的土地产量显然尚不在其中。还有那些分布在各家领地内的山林和矿产,同样也没有